8.9

铁拳7

Tekken 7

平台

PS4 XB1 PC

发售时间

2017-06-01

游戏基因

格斗

对话:中国豹王老铁匠的心声

作者 大力   编辑 大力   2017-07-05 10:21:37

在神州大地上,有一群人,用心深爱着《铁拳》。

  《铁拳7》正式发售的若干天之后,我正被无数铁拳大佬痛虐得体无完肤,这时,苍鬼鬼鬼祟祟地接近了我这边,一边面带神秘的微笑,一边看了看我的屏幕,上面写着大大的“You Lose”,刚被对面的三岛一美击败,我的心率暂时还无法平复,有每秒200迈那么快。

  我望着他唏嘘的胡渣子,心想这厮怕不是又有什么鬼主意,苍老师张口便道:

给你看个好东西。

哈?(冲击性的好东西又来了!每次苍老师说有好东西,都是开车!)




我尼玛这什么啊!GIN爆了啊!从哪个外国网站搞来的真人豹王啊!有没有莉莉的COS啊大佬?



并不是,这时我认识的一位国内的铁拳大佬。我有他qq,你要不要?

要爆啊,我的天,这身材,你确定他还有时间打铁拳吗?

老衲渡人至此,接下来的事,就看你自己了。

明白。(苍老师这姿态像是要去云游)

  加上QQ好友,马上开启接触另一个世界的传送门,我的心情是复杂的,这其中有二,其一不知道这位大佬有没有时间,有些游戏高手一心一意打游戏,你只能趁着他吃瓜的时间多聊两句,如果瓜瓤见底,下次想要聊上一波还不知是何年月,其二不知道这位猛男对铁拳了解如何,要是一个只知道模仿外表,其角色内涵和游戏本身的文化并不知道的话,我也先得想好一些办法能够全身而退。

  最好是能知道点当年中国铁拳圈子风云故事的角色,那便是最好了。

  然而事情的走向,并没有向我预料之中那么的不顺,我这次,好像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魔盒。


  屏幕上的QQ冒出了已加为好友的讯息。

您好!我是游戏时光的编辑,我叫大力,我听说您是一位豹王的coser,我想和您了解一下您当地的铁拳事业发展状况。


我们的口号是人人有功练,人人能打铁。


哇喔,您这个图好厉害哦!


大佬,我想问问您……




朋........


朋友!大佬!您停一停啦,我知道啦我知道啦!


你就是豹王化身啦,你先做个自我介绍再放图,好吗?

各位玩家们,大家好,我是NAMCOFAN,简称我南饭或者老徐都可以。一般全国的铁拳玩家叫我南饭比较多,而本地的铁拳玩家都更亲切的叫我老徐或者徐哥。

  在全程的在聊天中,老徐会在不经意之间,发布一张他的大块肌肉图片,为了还原当时场面的刺激程度,我决定在修订中加入这一元素,让大家亲眼感受一下这位大佬的热情。

别的问题我先放在一边,我先问问大哥你这个身材,练了几年啊?

其实我不是专业玩COSPLAY的,我起初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游戏玩家而已。而且以前我身材也没有现在这么强壮,块头也没有现在这么大。


我是坚持了4年左右一点一点的坚持刻苦训练,风雨无阻,逐步一点点增大了自己块头和力量,改变了身材。

(这个时候怕不是duang的要发一张图片了呢!)



要说一切的根源,恐怕都要从COS《铁拳》中豹王(king)这个角色开始讲起吧



COS这个角色只是因为4年前身边玩铁拳的好朋友们建议我去COS,他们觉得只有我COS出来的才是最正宗的。因为我底子很好,我在没有进健身房以前,我就有经常体育运动的好习惯,身材已经比一般普通人要大要魁梧一些。


而且因为我COS的是我自己用的人物,我既是铁拳的玩家,我也可以化身铁拳人物,这样不是很好玩吗,比起一般COSPLAY爱好者而言,如果是核心铁拳玩家COS出来的,会显得更名正言顺一些。

我是豹王,豹王是我的感觉啊!

对!就是这种灵魂相融的感觉。而且,我本人还是个超级对摔跤手、大力士、壮汉有大爱情结的人,


可以说我入坑《铁拳》主要也是因为马杜克那样的大块头才入坑的。不然可能我根本不会喜欢这个游戏。





你是怎么在两分钟里找到这么多图的

都是平时我存的,毕竟都是我偶像嘛

GIN喔!

说到我的壮汉情结,我玩游戏本来就喜欢用大块头,小时候玩《街霸2》就最喜欢桑吉尔夫,而铁拳里面的大块头也没几个,除去我最爱的马杜克,豹王勉强算一个吧,只不过马杜克的骨架太大了,按照那个个头,估计只有欧洲专业的身高2米,体重400磅左右的世界级那种拉动卡车、抱几百斤石头的把白人巨汉大力士们可以胜任了。

不过COS豹子我还是有自信的,毕竟我也是一个现在净高1米83,体重118公斤,上臂围不充血常态维度49cm、大腿围79cm、胸围133cm的壮汉,平板杠铃自由卧推150KG一组我可以一口气独立无人保护完成8个以上,杠铃深蹲我也可以轻松深蹲180-200KG一组8个以上,在当地的健身房爱好者我也是为数不多的大力士。

因此我适合COS豹子这个角色---当然,在几年前,我还觉得这是个梦,因为那时候玩游戏极度痴迷,体重只有85kg还没什么肌肉,身体比现在要瘦弱3圈,标准的游戏宅一枚。块头力量完全和现在不能同日而语。所以从2013年进入健身房,能够每年比一年进步,都是要感谢《铁拳》里面豹王的这个角色,是他在我心中成为了一座大山,成为了我的目标,使我在地狱式的超强度训练中坚持了下来获得了今天的壮硕魁梧的肉体。


    

你这各种数据已经够具有冲击力了,我的天,大腿比人腰都粗啊。

一般健身健美爱好者都有自己的现实中的健美比赛偶像作为训练动力,而我却是拿一个游戏里面的虚拟人物角色当训练动力,想想也是感慨万分,如果不是他,我肯定一辈子都不会去健身房。

你第一次COS豹王是什么时候?

我第一次COS这个角色并发布照片到铁拳圈是2014年夏天,那时候我只有95kg体重,块头比现在小,之后2015、2016每年我都会COS几次外景看看身材变化,也和身边的健身、力量圈的朋友探讨我的不足,按照今天的眼光看我2014年和2015年的豹王的COS照片的话,就觉得那时候的COS弱了很多了。所以我每年肌肉块头和体重和力量都在进步。包括我的训练方法。




  然后说到老徐的训练方法,他表示必须要把自己压箱底的训练菜单和大家分享一下,说不定以后还能培养出一个钢铁豹王、一个马杜克,可以跟他一起COS铁拳肌肉争霸赛,现场的空气似乎都会被这些壮汉所凝固。

  以下是老徐的训练Menu

和一般的爱好者一样,我的训练计划一周是分为5个部位,顺序如下

  1:胸肌

  2:手臂+二头肌三头肌

  3:肩膀

  4:背

  5:腿

  重量一般都是采用金字塔式训练法,递增至递减。定期我会更换训练计划,开发新的训练动作。因为接触了不少专业健美领域里面的包括打健美比赛的高手,也学会了很多东西。

duang!

  我不怎么做有氧运动和腹肌训练,所以很多人也说“我的块头大很威猛,但是没有线条“。不得不承认,我确实很重视块头和力量,而忽略了线条的雕刻,只不过当自己平时便装给人感觉已经练成了马杜克杰克那种体型的时候,等COSPLAY时穿豹王的战袍拍照后觉得块头还是刚刚好,侧面也反映了这个角色绝非一般人的块头和身材可以胜任,还是需要壮汉来演绎的。

  所以关于刻画线条这种事情还是以后慢慢再说吧,而且,相比减脂露出现有的肌肉线条,在现有的身体肌肉量上增肌难度要高的多,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也要更大,也非常考验身体基因合成能力的素质,块头和力量是成正比的,有多大块头,就有多大力量,无论是弯举,卧推还是深蹲,那种冲破每一个瓶颈去突破下一个极限重量咬牙切齿在铁和汗水的的世界里,只有你亲自去哪里训练过,你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男人的世界---这是一种超越自我并挑战自我的过程,哪怕这个过程中伤痕累累,风雨无阻,带伤训练,这是每一个想成为硬汉的人的必经之路。它使我不再软弱,不再自卑!

腿部力量训练

这里我要插播一下,作为中国古拳法传人,有一个误区大家一定要知道,那就是有些人说健身和举铁锻炼出来的肌肉是“死的”,不灵活,打起架来没什么用,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对于一个场面进行阻力训练的大肌肉猛男来说,他已经非常熟悉的掌握了人体发力的技巧,一拳挥出去的威力令人害怕,如果他把对手像杠铃一样举起来再扔出去,这将会一场可怕的噩梦。

而对于泰拳、空手道、散打等等实战派的格斗术而言,我们讲究的也是掌握发力技巧,一个格斗家的战斗力取决于他的格斗经验、发力技巧、还有身体的基本素质,最后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体重,一个200斤以上的成年男性,其战斗力也远远凌驾于180斤的其他成年男性(不锻炼格斗技巧)。


而且其他的格斗派系,在不训练格斗动作的时候,都会进行举铁等基础身体素质的锻炼。



曾经见过一个办公室文员,在地铁里和一个健身男子起了冲突,两人相约去了我所在的拳馆单挑,最后办公室文员胳膊被打脱臼了,可能对于他而言,健身男子身上的肌肉都是些“死肉”吧。

那咱们继续。

我最自豪的是腿举倒蹬机训练,每次我做这一项时候整个健身房的杠铃片都被我一个人霸占加到了器械上面了,然后上面还要坐2-3个健身男,大概我蹬过最大的重量是680KG,也就是1360斤,这个重量一组可以蹬12个,不按着膝盖来做。经常很多健身房的人总拿出手机拍照拍视频围观,嗯,这个重量超过我自己体重的5倍,我还是蛮自豪的。

!!!?????村长做了20斤硬拉腰椎就伤了......



身体基础素质很重要,他这一弄肯定是基本素质没打好,就上了对于他来说的大重量,大家健身也要慢慢来啊!

冒昧一问,你平时,那啥,开工嘛?(对于大佬的工作产生了兴趣)

我自己平时其实也特别忙,健身的时间也都是百忙之中抽出来的,加上没有训练伙伴,所以自己还不够专业。


不过训练是一辈子的事情,坚持最重要,只有坚持,才能慢慢看见效果,才能看见改变。这条路,我打算一直走下去。

(失败了!没问到!)

2015年我在铁拳制作人原田胜弘的的主页上尝试着发了4张我的豹王COS照片,结果意外的是原田他回复我并转发了,结果引起了全球的铁拳爱好者轰动,很多日韩有名的铁拳高手、欧美的游戏爱好者,健身爱好者一夜之间几百人关注了我的主页。



当然我没有满足于现状,继续坚持风雨无阻日复一日规律训练,一年比一年进步一点,一点比一年壮,所以我得出了COS豹王所需要的最低身体纬度数据。最近有个COS圈的朋友也想COS,我也给了他数据上的建议,不过他的身高有192CM,我感觉要想达到那个比例,是需要更大的体重和肌肉量才能呈现那种大汉的效果的,希望他加油。  




厉害了,这身体维度,亚洲人很难练出来啊,怪不得原田看到你的cos图那么激动呢。

那么,练得这么大块,是不是平时吃饭都吃得特别有选择性,而且量特别大啊?

鸡蛋清每天15-20个。都是在刻苦训练以后摄入蛋白质。每天都保证摄取蛋白质,即便不是训练日。


此外,我菜的主要结构是牛肉。碳水的来源主要是粗粮。我在训练以后也是系统通过各种渠道了学了一些知识。这方面学问很大,并不是随便乱来的。


维生素也是必须的,还有补充钙、氨基酸类等肌肉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至于说饮食方面,其实很正常,主食菜肯定会有牛肉,并不像一般健身健美爱好者那样严格控制油的摄入,或者成天吃水煮的鸡胸肉,蔬菜等等,因为我平时也很忙,并没有规律固定的时间来保证每天的饮食都是清淡无油的。


而且这样的长期饮食虽然会使肌肉线条看起来很好,皮脂很低,但是却并不能保证力量和块头的显著生长,也没法上更大的重量训练,额外还增加了很多金钱成本,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我觉得没必要,只能保证规律日常训练就行了。


但是做菜放油我都是放橄榄油,也就是欧美人都提倡的橄榄油,他属于不饱和脂肪,是健康人体必需脂肪。为了日常大重量训练,也需要能量的储备。其实我也是参考了很多欧美国外的一些先进的适合不同体质的壮汉食谱和训练方法。



我仔细研读了这位师傅的心得,都练成这样了,居然还是业余水平呢!!??


毕竟专业和业余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啊。

肌肉圈老有人喜欢拿专业运动大佬来压你,所以我必须要强调一下。

哦,原来是为了防止不必要的纷争啊。

让我们回到主题!

一些营养健身训练补剂也有用。


但我不是专业健美运动员和国外大力士,WWE职业摔角一些运动员泛滥使用的注射类类固醇那些,因为我不是专业的,而且这种东西缺乏专业的知识和团队的话,滥用的话对身体器官内脏有害,我只是一个游戏玩家,业余爱好而已并不需要如此。

不过我的消化系统非常发达,属于吃什么吸收很好的那种,所以4年多以来增肌增大块头和力量属于比较有成效的。但是我一般是比较拒绝在外面吃饭的,都是自己做饭或者带饭。

刚才你说避免纷争那个话题,也是我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儿。


有人见不得其他人比你努力,就喜欢在言语上挑衅你,说你这么努力也没啥用,国外大力士咋咋咋的。

那最后呢?

结局就是过了这多年 我已经不是我 他们还那样,瞎比比

铁拳也是如此的

对!我尼玛爆啊!

我尼玛爆啊!!!!!

额,那么,这么大块肌肉的大肌霸,平时生活会有什么这方面的烦恼吗?

我们小区的孩子有一回看到我戴面具变身成豹王的样子了,然后和我妈说,他们看到奥特曼了。



把小朋友吓得不轻,感觉都发癫了.......(没事在自己家小区不要变身啦!豹王奥特曼!)


衣服裤子都不好买,都得是弹力贴身的,车子也做不进去,里面太小了,我太宽

那从一开始,你怎么想要练成豹王这种身材的呢?(不行了我必须把话题往游戏里带了,再不带,就变成健美杂志了)

我其实更喜欢街霸桑吉尔夫和铁拳马杜克那种大块头的充满力量的粗壮身材,当然了,如此坚持刻苦训练自律,只是想证明给社会上的对游戏玩家有偏见的人们看,我们痴迷游戏的,大爱游戏的人。并不都是羸弱的宅男


健身房里面的举铁强者硬汉们,也必定会有游戏领域中的我!

我去健身房4年了,由于自己身材日益壮硕,很多不懂游戏的人,从来不了解游戏和铁拳的健身房爱好者们,通过交朋友,也让我变得更自信,更敢于接触别人,不在是自闭的那个游戏宅男,也因为我了解到了《铁拳》,了解到我的工作和我爱的豹王、马杜克这些角色。所以我还是要感谢铁拳这个游戏。因为他给了我一颗要强的心。

试想,如果在屏幕上看见诸如《街霸》的桑吉尔夫的使用者和《铁拳》的豹王、马杜克那样的角色,结果在看一眼他们的使用者可能是个瘦弱男,这种反差会让人不爽,而我就是为了摆脱这种感觉才放弃了“铁拳中打铁”而去“健身房举铁”。现在,举铁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当然,对于铁拳,就算不玩了,他在我心中的地位依然无可取代,是我最爱的游戏!

这是从游戏打铁,打到现实中的豪杰啊!(大哥现在太兴奋了,我觉得场面有点控制不住了)

当然,当初若是没有《铁拳》这几个壮汉角色,我也许也不会踏入《铁拳》的坑。所以,大概一切冥冥之中早有因缘注定吧。


我想说我能走到今天,也是验证了那句话“当人意识到自己的弱小,才会比任何人都追求渴望强大!”


我想,训练,不仅仅是磨练肉体,也是磨练精神。

你接触的第一作铁拳是哪一代?当时为什么就被吸引了呢?

我第一作接触的铁拳是《铁拳2》,当时那时候SONY PS第一代主机刚问世,记得是1996年,那会我还是个学生,买不起,但是那个片头动画在游戏店演示,我那时候还在玩SEGA的16位机,我被深深的震撼到了,没想到格斗游戏可以做的像电影一样生动!(当然封面上那个秃顶老头也是非常具有冲击的造型)



要说我正式入坑铁拳应该是《铁拳3》《铁拳TT1》和《铁拳4》吧,PS的《铁拳3》和街机、PS2的《铁拳TT1》的时候我还是个菜鸟,而当时本地已经有很多高手了,我那时候就是职业沙包天天被他们虐,那个时候是1998年,不像今天网络这么发达还可以看视频学习,那个时候真的就是要拜一个师傅带你打铁才能少走一些弯路的。

那时候街机厅高手还真是蛮多的,没啥娱乐活动,就打游戏机!不然就是街头撩小姑娘。

其实,那时候我最喜欢的NAMCO的格斗游戏还是《剑魂SOUL CALIBUR》(刀魂),对铁拳还不够专注。

25仔啊!

在《铁拳4》推出以后,我看见了全新的人物马杜克CRAIG MARDUK登场,我当时非常热血沸腾,招式都是和MMA一样的无限制格斗,非常豪放爷们,太对我的胃口了!决定从此入坑铁拳。记得我当时买PS2的《铁拳4》需要400多大元,那可是2002年啊!是我好几个月的零花钱。



其实马杜克的MMA技术非常粗糙的。


这对比下来,豹王的摔角技术那就相当考究了。


 

豹王是白人壮汉体格玩墨西哥摔角,马杜克是重量级摔角大力士体格玩混合格斗,都是为了迎合市场的考虑。

其实早期铁拳4那会儿 他造型是写实的 都没有腹肌!

没腹肌还就对了,增加腹部脂肪,提高抗打击能力。

话说,职业摔角,在国内没机会练的吧?

你如果问的是摔角,那么国内现在基本是没有职业的,更别提一般爱好者平时训练机会,因为摔角在国内还没有国人自主的职业摔角推广,非常小众,甚至比大力士运动还要小众,听说有中国的摔角团体CWE,但我了解不多,因为听说好像还不是全职业的。



但是摔角在世界上,主要是由日本,美国和墨西哥三大国来推崇,是一个很巨大的产业,有专门的签约选手和团体和定期演出,我们耳熟能详的美国摔角联盟WWE,早期的WCW,日本的新日本职业摔角联盟和全日本职业摔角联盟,墨西哥的面具LUCHA墨西哥摔角等等。



但如果你问的是摔跤,那么在国内就有,其中山东是摔跤大省,自由式摔跤还上了里约奥运会项目,最大体重为130KG级,两个大汉穿着弹力摔跤服抱摔,我经常看摔跤项目,还有内蒙古摔跤,印度摔跤等,里约奥运会摔跤项目中国选手130KG级的孟强我很喜欢,他长得很像《铁拳》的马杜克,哈哈。



这不是《摔跤吧!爸爸》里面的紧身衣摔跤咩!

总之,摔跤和摔角不是一回事,但是很多职业摔角的选手前身大部分都是健美运动员和摔跤运动员转型训练而来。

摔跤是一种传统竞技角力壮汉运动,而摔角除去竞技性外是更接近于一种商业表演,为了让观众得到最佳的视觉享受的。

当然我希望,中国未来也会兴起摔角产业,毕竟这是一个非常刺激的又男人的竞技运动节目。我们的国家现在也富强了,那么像摔角这种竞技运动也一定有一天会在国内普及的,到时候也许很多对摔角情有独钟的人们也可以开始训练了!

顺带一提,BANDAI NAMCO的《铁拳7》已经和新日本职业摔角联盟取得了官方合作。包括KING的合作服装等等,可见制作人原田也是一个摔角控!



摔角在国内,其实有很多小孩特别喜欢这个WWE的,就是那个:John Cena!!!!!!!!!!!!!



居然还有小孩喜欢,不然我去扮个送葬者什么的好了。

可怕!

一开始练习铁拳的时候,有没有过被一招鲜打爆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新手玩家应该怎么办?

一开始真正感觉到练习对战是完全赢不了甚至绝望的时候,是在上海的徐家汇的正阳游戏厅吧,那个时候是2006年,版本是《铁拳5DR》,我开了一张卡人物是马杜克,打了3000多场段位却也只有三段,惨不忍睹,水平怎么都上不去。

后来也是经过一些高手的指点,在家看视频,韩国和日本的马杜克的用法,才知道怎么提高水平,所以我认为,新手玩家如果遇到被一招鲜打爆,一定要知道自己输在哪里,然后针对性的去网络上查阅资料和视频,其中,看视频真的是对水平提升很大的,

而且,《铁拳7》发售以来,和系列以前的通病一样,就是没有新手系统教学模式,好在国内很多推广铁拳的玩家都有在做新手教学。这也解决了很多新手的难题。    

你的意思就是要勇于被打,乐于被打,敢于被打,而且被打完之后,还要反复思考,自己为什么被打,是不是活该被打,下一次如何才能更有意义地被打?

完全没错!

其实你也可以简单理解为铁拳是一个信息量游戏,交战双方其实也是在比拼信息量,包括固有技,确反等信息量的,信息量不对称,没形成系统练习出来的条件反射,就很难打,不过铁拳7的系统门槛比以前的铁拳真的是低了太多了,

所以大家新入坑的朋友也不要灰心,只要多看视频,多看新人教学,很快就会理解这个游戏的系统的,水平进步也是很快的事情。不要担心自己和老鸟之间的鸿沟大到了无法超越,熟能生巧,用心就能有收获哦。  

用心才有未来。(雕牌?)


这啥啊,还以为突然又要蹦出来一个光头大肌霸呢。

我家的机台啊

哈?你连街机都买回家了啊!?



嗯,有啊,我自己就是从事电玩城街机厅经营工作的,家里有这些设备也不奇怪吧。

和铁拳制作人原田胜弘一样,我和他有一样的街机情结,这种情结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我从一个混迹于全国各地街机厅的铁拳玩家逐步走向进入了这个领域行业。

你这是从群众中走了出来,变成了伟大的铁拳王啊!

以前去过日本,去了当地的街机厅,说真的,那种气氛,那种氛围,你不去,仅仅是在网络上看视频照片,都是难以体会得到的。我受到极大的震撼,我是怀着朝拜的心态去面对街机。





我有很多铁拳日本原装基板,《铁拳3》、《铁拳4》、《铁拳5》、《铁拳5DR》、整机街机日本原装的《铁拳6》、《铁拳6BR》、《铁拳TT2》




这些设备早就过气了,对我来说已经不是什么赚钱或者经营的工具了,也不是一堆电路板这么简单,它们对我而言是一份青春和热血和坚持的回忆,是雕刻在时间中的见证证明。所以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卖掉他们变现。我相信,我和铁拳制作人原田一样,都是对铁拳有一份真正的情怀。这些设备,也是我铁拳这10多年情怀的真正诠释的行动证明。

如果有朝一日我有钱开个铁拳博物馆的话,我会把这些街机基板都放在那里摆着,给后人玩家看,铁拳这20多年走过的路,是如何成为一个世界级的3D格斗游戏的。


这个就是《铁拳TT2》的机台,28万左右的那个。



事实上除了铁拳的原装街机机台以外,日本的正版铁拳周边是相当多的,我这么多年在这一块上也投入了很多钱,现在回头每当翻到它们时候,在我心中都是无价之宝,当年的回忆和入手时候的难度都涌上心头,思绪万千,五味杂陈。


这些是买来的设备的一些包装盒,太多了。 

 


情怀想坚持很难,这个物质社会中,坚持情怀,是需要金钱的,这很现实,但是真的有了金钱以后,又有几人舍得把钱付出到情怀投资里面坚持自己那份梦想呢?至少我做到了,所以,虽然我不想藉此说我到底伟大不伟大这种话,但是至少我不后悔。  

老板,铁拳7机台有么?不是都让国内街机厅血亏了么,还敢进货吗?

《铁拳7》、《铁拳7FR》都有啊,尽管家用机版本《铁拳7》是2017年6月1日才推出,可是《铁拳7》的街机版本早早是2015年2月就登场日本了,而我们城市也是和日韩同步到的,因为在铁拳街机这一块,我们游戏厅的老板一直很支持我的工作,我们的玩家也表示很幸运能够生在长春这样有不输给日韩游戏厅硬件环境的城市里。





冲击性的事实!居然还有女铁匠

你懂的,铁拳世界里女铁匠特别多的,比其他格斗项目都多。

其实在中国的街机环境里,靠铁拳这种格斗类游戏机台赚钱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坚持下去,只不过是因为我们想看见那些陪我们一路走来的兄弟们和朋友们,能够大家还能聚在一起。我们不是只有网络上才能够相见。而街机厅,就如韩国著名玩家JDCR前段时间采访说的那样,是有它必然存在的意义,现在虽然是数字网络时代了,但是人类毕竟是群居动物,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朋友在现实里遇到的那种亲切感。

话说别看中国现在的铁匠人数稀薄,我记得10年前的时候,铁拳在中国有一阵火爆时期啊,那时候各个地区互相较劲,就像一个江湖一样啊!

中国铁拳最火的时期是2007年至2012年这段时期,当时2007-2009年,在整个中国,以华东长三角地区的南京和上海作为整个中国铁拳的牵头羊作用,也是代表了中国铁拳的最高水平。



因为当时还是最早《铁拳5DR》版本,铁拳机台昂贵,在大陆不普及,而国际性大都市上海和南京的老板非常英明率先引进了街机,所以诞生了很多当地的优秀出色的玩家,数量质量都极其优秀,也经常有跨省组团交流和论坛互动,后来《铁拳6》推出,当时有神采飞扬代理的NAMCO行货街机版本,解决了铁拳机台在中国不普及的问题,整个中国铁拳都火爆了。




2009年杭州和广州两次大型比赛,铁拳制作人原田胜弘也来了中国和粉丝们亲切见面互动,正式开启了中国铁拳和世界接轨的大门。那个时期,无论南北,西部东部,各个省都会出现有名当地的玩家,而且比赛不断,玩家经常自费交流,约战地点就是当地的街机厅,在论坛网络上看见的最多的帖子就是“我已经到了XXX哪里哪里,XXX哪里哪里有打铁拳?”可见当时玩家交流之广泛。

正值当年是“斗剧”一年一度的时期,很多玩家最终目标就是去打斗剧,能够代表中国去日本征战,上海VS南京 VS 武汉的铁拳比赛争斗历史也非常让人津津乐道,也给整个中国铁拳带来了非常棒的气氛带头作用。那个时候真的是让人难忘,而且各地区都有自己的QQ群和组织,非常团结,也经常有明确的分工和带头作用的玩家来建设当地的铁拳事业和交流活动,甚至多个地区为了自己的团队,斗争和争吵也十分激烈,真的就像江湖一样。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国内铁拳最让人怀念的时期。      

你看,照片后三位为南京代表队左起:付斌、NICK关、蒋勋,三人均是南京一流老玩家。



这张,照片左为武汉的师祖老铁匠梅刚,右面为驻广州的法国铁匠,两人均是前辈级人物



我就记得当时南京的大富豪、风云再起,《铁拳6BR》的机器多的一笔,连我这种路人,都能有机会多玩几把,以前是机台少,大佬们都不让我上机玩,一人一盒币能霸机一天。

然后网上,上海和南京、武汉还有各地的玩家天天在互相讨论谁才是最强的中国铁匠,场面几度失控。

后来好像是征战斗剧失败了,一下子国内的铁拳氛围就开始衰败了,有种树倒了的感觉,我当时买了UCG的斗剧录像那个盘,看了当时的比赛,日本玩家真的太厉害了。

其实,铁拳,本身既是一个游戏,也是一个江湖,每个城市都会有自己的一本当地铁拳往事和辛酸历史书。只是可惜,由于《铁拳TT2》推出以后,很多《铁拳6BR》时期的大部分玩家都流失了,原因是这一作是2V2的,而很多入坑的人都是从《铁拳6BR》接触的。他们并不喜欢这一作,所以很多人退坑了,实属可惜,但是国内还是有一部分坚持铁拳的真爱粉坚持了下来、留下来。

你说的那点也算是因素之一吧。

这里面事儿太多太多了,今天我就不细说了。

(还以为马上就要刺激起来了呢!)哦也是,比较敏感,暂且不表了。


现在《铁拳7》家用机版发售了,但其实街机版早就卖了,你感觉咋样?

我本人其实现在已经也和大部分的坚持铁拳这么多年的老铁拳玩家一样,30多了,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很多时候也感觉有心无力了,不像以前那样痴迷狂热,也不再会为了铁拳坐飞机火车去外地了,想想自己以前也真是满疯狂的

但是,这不代表我曾经在铁拳上的付出和狂热是白费的,我对铁拳的热爱是在心底扎根的,就算没精力没时间玩了,也会保持着那颗曾经的热血的心。看见家用机版本铁拳7发售以后,这么多新参入的新玩家,新生代的玩家和老玩家逐渐的回归,我是感到开心和欣慰的,记得2015年铁拳7本地电玩城到了街机版本,我激动的一夜没有睡着觉,后来自己没什么时间玩,大家在街机厅对战,我就经常站在后面默默地观战,虽然是观战,但我和正在玩的那些年轻人玩家一样,我心里也很激动,很过瘾。我还办了很多当地的比赛活动。甚至直播,想和全国铁匠玩家分享我们的快乐。  

你站在后面不说话光看,他们玩的人不会害怕吗?


嗨,大家都是老熟人了,怕什么啊。

如果要说美中不足和少许遗憾,那就是这一天来的太晚了,2015-2017,大家足足等了两年,所以我希望,有朝一日,BANDAI NAMCO能够改变对中国大陆的策略,能够让中国大陆地区有自己的行货版铁拳街机和家用机版本,和日本韩国同步玩到,这样才可以发展更多的玩家入坑!

铁拳,是一款好游戏,里面拥有栩栩如生个性分明的角色,优秀的美工设计,宏大深邃的剧情,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和世界第一的格斗游戏的竞技性,这样一款沉淀了20多年,不断突破自我的顶级格斗游戏,在国内只有更多人来入坑,中国也和日本韩国一样,成为世界铁拳强国!铁拳大国。大家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值得你付出全部的游戏!那就是----TEKKEN!  

我虽然也是铁拳怒粉,但是他这个剧情真的并不宏大深邃的。

请你不要打断我,请观看这张图片,感受咱们之间power的差距。


您说得太对了,一点没错儿,我刚才结石疼了一下,脑筋出现了问题。


《铁拳7》家用机发售以后,今年也会有很多国际赛事,无论是NAMCO官方世界大赛、美国EVO比赛,还有最牛逼的1000人以上参赛的MASTER CUP大师杯第9届,都是看点无数,也会让玩家们掀起一阵真正的铁拳热潮,所以,铁匠们,拿起摇杆,苦练+看视频,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磨练自己的心态和意志,成为一名真正的铁匠!


我们已经在这个游戏上付出了这么多,包括我们的青春,铁拳也应该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NO TKKEN NO LIFE


这就是,铁拳精神。




后记

  我和老徐前前后后聊了好多天,他对于《铁拳》系列的坚持,对于以铁拳精神看待生活中种种问题的办法,都是具有卓绝气势的。

  他的生活无比规律且自律,作为一个业余(自称)健身爱好者,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糖油摄入,自己制作供给自身锻炼的食品,每周奇数日进行锻炼,偶数日休息,因此我俩也只能在其休息日进行对话,有时候我自己也要去拳馆,所以两人的日子还不能撞到一起去,就非常的遗憾,在我结石发作时,他还在整理自己的故事和想法,充满了对铁拳的热情,他说,如果你不来找我,可能对于铁拳,我真的要退圈了。

  喜爱铁拳的人之间有一种神秘的吸力,往往思路都能够往同一个方向进发,大家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在铁拳的世界里不断地进步,在真实的世界里以无比的勇气击破一切阻碍,就算还有最后一丝血,你依然有反杀的机会。

  还有无数中国铁拳人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而今次,让我们告一段落。

  最后,这是老徐的关注方式:


| (178) 赞(103)
大力 VG老兵

中国古拳法传人,一个既是干柴又是烈火的正义伙伴,在攻克了诸多美式游戏后,开始尝试可怕的JPRG。

关注
点赞是美意,打赏是鼓励

评论(178

跟帖规范
您还未,不能参与发言哦~
按热度 按时间

总贡献榜